学习平台

更多...参考咨询
我的西部

 西部·文化·精神

      中國西部以其无限和坦荡,硬朗和粗犷的尊容,向人类展开的是蒼茫、永恒與無限的多维世界,人類正是通過西部的真实与魔幻,進而了解了自己,也解悟了世界。對于祖祖辈辈生息在西部的每一个人来说,西部现实现在的境遇,都是在艰难、豁达、抗争向人们昭示着它“于无藏处无尽藏”的真实与魔幻,西部以其极端的荒芜展示着一种大美,一种苍凉悲壮的美,它使人們在“无我”的“净浴”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淡泊。因此,生存在西部和西部的生存,生存本身就是同构在西部独具的永恒和无限这一“无实体的域中”,西部的本真在于它魔幻般的象征性,在萬變與不變之間,延续着着人类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的永恒与不朽。西部是人類理性玄思和自由意志启蒙、成长的俯拾皆是的素材庫,即使是一粒沙礫,也浸透了歲月的滄桑,西部不同的宗教,其共性在于:它不是羁絆和束縛心靈的繩索,而是存在于太陽、大漠、戈壁、雪山、草原上的一眼清泉,一頂氈帳,一棵胡楊,一副行囊....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他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竞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是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我来不待桂花迟。
       对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密尔顿.《失乐园》
      通天塔,一个世界,一个守望,一个梦幻,一条天堂之路。
      惟有于孤独的玄思中,方可体味人生旅途中风雨飘零之甘苦。
      只有在守望的冥想里,才能彻悟天地万物的玄黄大化之道。
       我常常默默地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豪.博尔赫斯如是说。
       我的世界在有形的书架和无量的书籍之间无休无止,所有的灵魂在这里安居。
      爬满青藤的楼梯上,光影下斑驳陆离的足迹,唯一的趋向是通天塔。
       人类生命精神的全部记忆谨在于此,人类自由精神的向度滋蔓在此。
      我既教主,教主即我,我将有形的教堂构建在无形的虚拟之上,由此通向无量与永恒。
      这里,惟有这里,汇聚了人类全部的崇高、尊严、智思和伟大,是名“通天塔”。于是,我的灵魂得以安然无恙!
       任何一位来此的造访者,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我用我的方式,把我镌刻在你的记忆里,你无法抗拒。你必须接受洗礼,这是因为你在和一个永恒打交道。 
       当你浏览这些记忆的时候,你已经不自觉地漫步在上帝的沙盘上,沉醉在我的世界里,是为沙之书。
       书籍的意义在于它的永恒与无限。
      经历过大苦大难、大喜大悲的人生,如同经历过狂风暴雨、酷暑严寒的胡杨,具有一种超常的冷峻和超然的淡定,这就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理由,也构成了他们永不澌灭的因果。
      关于图书馆,关于书籍,必须建构在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高地上,这是因为:天地间,惟有书橱才能安放灵魂。
      “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够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通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的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英国诗人威斯坦.休.奥登;“昏黄的灯光下,房子阿尼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诗人何其芳;
      “在图书馆里成长起来的温顺的年轻人相信,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所发表的观点是自己的责任;他们却忘记了西塞罗、洛克和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年轻人。”拉.艾默生;
      “一个人和书籍接触的愈密切,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是世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伴随着无数的岁月,行走在荒原上,即便是从草不生的大漠,酷暑严寒中生生不息的生命照样在律动,哽咽的狂风就是生命,轰鸣着流动的沙丘就是生命,枯死后傲立不倒的胡杨就是生命,寂静中无声无息的缄默就是生命,这是宏大的生,这是无限的命,吞浩荡之气韵,纳万象之神形,一呼一吸,远远超出了人类目力所及的视阈。

更多...科研资料
更多...网络世界
更多...网络技术
更多...常用软件
更多...文献计量
更多...本站资源
友情连接
词典在线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红袖添香 我的链接 国学诗文 知识管理 交通安全 平安保险
卓老师网
百度搜索 新浪首页 凤凰首页 改版网站 中国高校 五行取名 通塔之四 北漠后台 网站横幅 主机屋网
谷歌搜索 师大主页 学院科研
凤凰博客 GPS之家 漠西漠西 北漠空间
淘宝首页 升级网站
知网检索 学院主页 古籍平台
文献校注
学文献
MD5加密 清史稿
网站图标
新浪邮箱
甘肃社科
我的知网 历史学院 古 籍 所
国学词典
国 学 迷
登录注销 清实录
西安交大 交大公安
甘肃招办
词古 中图学报
社会科学

明武备志
伊犁略志
社科项目库
小马科研 汉典古籍 优酷视频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版权信息©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本站|我的web2.0|甘肃社科|技术验证
注册许可证: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826号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