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模式创新
张少锋 张 科
刊载《教育科研》2010年7期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贯穿中小学语文教育学科的核心内容,在继承传统语文教育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育学科的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统一,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学方式融会贯通,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启蒙学生智思和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金钥匙。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学科 文化继承 模式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贯穿其中的价值核心就是通过人伦教化来塑造和培养健全的人格。从少儿时期的家庭启蒙教育伊始,即以诗、书、礼、乐的咏唱、背诵来熏陶和引导孩童开始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感悟和觉悟。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正是基于家庭背景下的人伦教化进阶之道,无不遵循着“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邦治民,莫善于礼”的伦理道德教化模式,这无疑契合了人生以家庭为起点,逐步迈向社会的成长历程。因此,重视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将孩童对父母亲人的孝悌,延伸放大到对家族乃至社会的至诚忠敬,养成“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社会化人格,这种一脉相承的语文教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所以博大精深、历经水火刀兵而不澌灭,不中辍的精魂所在,千百年来,濡染和影响着中华民族走到今天及至未来。因此,现代语文教学必须持守人文教化的终极性精神追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传统语文教学中人文熏染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内涵,以实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完善与价值回归。
1、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化与价值回归
1.1语文教学在人文教化中的历史使命。当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必须直面的是技术、信息高度密集,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境遇,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类借助于现代技术和工具理性的高度发达不断满足物质欲望,我们身不由己陷入了文化自我培养和人格自我完善的虚无和荒诞境地中,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庭、社会环境的漠视,对自我尊严、人格教化、道德自觉培养教育责任的缺失和疏离,成了现代人类共同面临的诘难与困惑。基于人文教化的历史责任出发,语文教学与青少年人格的启蒙与培养这个命题的终极性出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离不开对青少年的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担当着启迪、塑造和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的使命和责任,这是语文教学持守不变的价值核心所在。对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就是对其人格的初始化教育,何谓启蒙?就是在青少年智思未蒙的幼年时期进行传统的知识积累和人文情怀培养,开启青少年认知世界,感悟生活,觉悟自我的初始教育。
1.2 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朱熹在其《近思录·教学之道》中引用伊川先生的话说:“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当薰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这就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正所谓十年栽树,百年育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礼乐,格言至论无不源于古圣前贤的认知世界,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漫长经历中,是前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将其作为青少年启蒙发凡阶段的教育内容,即使在孩童少不更事的幼年阶段,也要让其“盈耳充腹”,起到潜移默化的“薰聒”作用,这是人格培养的初始阶段,让孩子对这些诗书礼乐和格言至论耳熟能详,铭刻在心,终将内化为永驻孩子心中“若固有之”的智识与情思,不仅成为一种源于人生起点,滋润终生,进而世代相传,惠及后代的智思与风尚。由此说来,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承担着文化传承,民众教化,人格完善和开启时代风尚的历史使命,这才是语文教学所要遵循和持守的价值核心所在。
1.3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回归。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媒介即语言文字,就其学科的属性而言具有工具性,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将其作为语文教育课程的标准界定,未必恰当。首先,语文课程内容中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和知识智慧对学生自我情思的启蒙和培养才是构成语文教学的终极价值所在。其次,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不是人类独有,鸟兽之间也有相互交际、交流的语言,如此概念化的定义,岂不遁入鸟兽也能使用工具的荒谬之中。其三,比照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承认,现代语文教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抛弃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以人为本,有教无类,潜移默化,心性熏陶的思想精华,将语文教学格式化、教条化为符号性交际工具和技能式训练的空洞说教中,贬低和忽略了语文教学中汉字符号和语言词汇所蕴含的人文性、情感性因素对青少年智思启蒙与人格培养的教化作用,这是现代语文教学偏重工具理性而缺乏人文内涵的弊端所在。
2、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2.1语文教学以丰富鲜明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犹如玉匠之于璞玉。一块未经雕琢,自然天成的璞玉,只有经技艺高超,匠心独具的玉匠精心雕琢、打磨后,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温润清越的艺术品。人格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指演员面具。现代汉语中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其实人格是个内涵复杂,外延宽广的概念,人格的形成和类型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人格的形成和特征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礼记·淄衣》中说:“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总之,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主要涵括了性格气质、意志品德、生活志趣,审美情趣和伦理观念等范围,这是语文教育中必须着意启迪和培养的人格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小说类文学作品,大都选自古圣前贤的名作中,以生动的形象反映了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以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例如,小学语文案例之一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集》,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该文的故事线索十分简洁明晰,以递进方式徐徐展开:阖家团圆的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冻僵的躯体→燃烧过的火柴梗→凝固在嘴角的微笑。作者在浅显平实的文字描摹背后,向读者再现了这一催人泪下的现实生活场景,通过小女孩心存美好幻想的心路历程与饥寒交迫的生活境遇之间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该文的深层教育含义在于,触动学生的怜悯心、同情心,激发他们“爱己及人”的博爱之心。因此,所谓语文教与学,其本质含义在于“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也正是语文教学充满人格魅力的内涵所在。
2.2语文教学在审美体验中陶冶学生人格情操。处于蒙学阶段的青少年,对山水景物、四季交替、日月光华等自然现象有着十分直观地记忆和认知,对学生审美鉴别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科学认知,感悟乃至觉悟的重要途径。高山之巍峨耸立,溪水之九曲回肠,季节之寒来暑往,农桑之秋收冬藏,天地之昼夜更替,日月之阴晴圆缺,凡此种种,都是开启学生认识自然,丰富智思的天然素材。而语文课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字、词、句的描述来解独丰富的自然、社会客观现象,以动态的图式,营造和激发学生的聪颖天性,养成青少年志向高远,心胸开朗,情趣俊逸的情怀与心性,这也决定了语文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外延性和型塑性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案例: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中作者将春草和送别两个场景互相衔接,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摹,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古原上时值春日,遍地青草,景色宜人。春草虽生命短暂,韶华易逝,但顽强坚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意深刻、极富哲理。最后抒写“送别”之情,依依惜别,感情深沉,意味绵长。静态的春日景象和动态的内心抒怀相结合,为学生刻画出了一幅动静相间,寓意深长的送别场景。而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图景、人物、内心独白等素材,即可将这一场景再现出来,在美景演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达到寓审美感受于思维空间拓展的教学效果。
2.3、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独立人格。《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如何在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模式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构建一个适于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学科教育体系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主题。
案例分析:我们通过1992年中日两国青少年联合参加内蒙古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的对比评估结果不难得出结论,[①]中国学生在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自觉意识、团队意识和体能耐力方面与日本学生存在着明显差距。由此说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惊人的影响,日本学生虽然生活条件优裕,但开放、自由、多元的教育环境养成了学生性格开朗,意志坚定,团队协作意识强,善于应对困难局面的特点,无论其个体或者群体,在这些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一次夏令营活动不能说明两国青少年存在着决定性差距,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青少年赖以成长的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并非尽如人意。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也正是对青少年自主、独立、自觉和团队意识启迪和培养,因此,探索和构建既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开放、启发、参与式教学环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是语文教育学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3.现代语文教学的模式创新
3.1现代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现代语文教学以开放式、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是贯彻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要求采取教学环境开放,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的束缚,语文教学可以采取户外郊游,启发式小组辩论,参与式小组活动和互动式情景对话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古今人物互相关联,融会贯通起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理解和心理体验。孔子早在3000多年前就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学有不明,就要追问到底,通过诘问、审思和分析,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思。求学关键在于辨识,道理越辩越明,不辩则鱼龙混杂,良莠不分。学问之道的终极目的在于学有所得,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孔子的为学之道充分阐明了学生知识积累和人格培养是一个多元化的学习践履过程,唯有博学多识才能开启心智,唯有智思敏捷才能达致审思诘问的境界,才能“慎终追远”,进而内化和陶冶自我的人格品质。
3.2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语言组织和思想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是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从组词、造句到作文,是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的语言组织训练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熟练驾驭所学字词句,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作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不能娴熟运用所学词语,症结在于对字词的理解不透彻,无法灵活运用,纵使“心有千千结”,也难“词达意尽”地表述打出来。这是语文教学中偏重死记硬背字词句,忽视对诗文的熟练背诵和理解阅读所致。传统作文教学以文体区块分割讲授范例,教材中的范文也以记叙、议论、政论等文体来编排,严重违背了诗词文章叙论一体,情景交融的作文规则,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上的概念割裂,局限和束缚了学生语文贯通,文体融会能力的培养,这些积习难改的通病,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3.3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日渐普及,为现代语文教学开辟了前所有为的改革创新空间。以PowerPoint为代表的多媒体CAI软件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PowerPoint内置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功能模板,我们可以通过PowerPoint的动态情景描述、图文场景再现、视频、音频剪辑等功能,将语文教案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语文知识传授和人文情感教育构建在一个动态式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台上满堂灌”的局限,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情景交融、音像同步、图文并茂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在语文知识传授→人文情感教育→学生心智启蒙三者之间搭建起一座互动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更加直观可视的人文情感熏陶和启迪,从而培养他们胸怀广大,眼界开阔,关爱人生的情怀和完美人格。
总之,传统语文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构成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旨。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开拓和创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模式,构建全新的开放式、互动式、启发式、自主式多媒体语文教学平台,是语文教学走出封闭和呆板,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知识传授和人文启蒙中的人文教化作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版权信息©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