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资料 > 详细内容
古籍“善本”、类书、丛书
发布时间:2011/11/30  阅读次数:1756  字体大小: 【】 【】【

古籍“善本”、类书、丛书

         善本——简单讲就是好的书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出现,书籍开始出现“版本”的概念。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

         差别在于;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

         善本的“九条”主要包括: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9、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什么是古籍“善本”,历代的许多学者和藏书家的看法很不一致,今天各个图书馆和博物馆对“善本”的选择标准也很不相同。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前人的成果,从而概括出符合古籍实际流传情况的善本标准,对于我们今天整理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是十分必要的。2010年,国家文物局在南京召开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编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鉴定“善本”的三条标准:即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丛书——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

        
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

        
中国的丛书,一般认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它刻于1201年,以后各代多有编纂,比较有名的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其中《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藏于清代的七大藏书阁。

查找古代丛书目录及其子目,最完备的工具书是《中国丛书综录》,还有《丛书大辞典》、《丛书子目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等。

        
在古代,丛书多为综合性的丛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的丛书相继出现。现在,全国各出版社都注意了出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了丛书的出版。

 版权信息©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本站|我的web2.0|甘肃社科|技术验证
注册许可证: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826号

CNZZ: